亞斯伯格「 特質」與 亞斯伯格「 症」 的區別。

在網路上,我們常常聽見有人評論,柯文哲先生到底是不是亞斯伯格症? 先說結論,我個人覺得柯文哲先生,可以說是亞斯伯格特質, 但很難被醫師確診為亞斯伯格症。


一方面是他並沒有經過精神科醫師確診,所以難以自稱自己有亞斯伯格症。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沒去看診的人的聲明,就說他不是什麼症。就像是一個明明罹患癌症的病人,不繼續去看診或不治療,不能說他沒病一樣。


個人經年關注柯先生直白的發言情形,看起來是跟亞斯伯格「 特質」有相當程度的關聯。但我也想簡單的說,柯先生在表明自己的狀態時,可以說自己有亞斯特質,但應避免說自己是亞斯伯格「 症」。

講個有趣的小插曲,讓大家知道柯文哲先生,在他還在當醫師還沒當市長時的趣事。有次我邀請陳珮琪女士演講,陳珮琪在演講中說了個柯先生溝通技巧需要學習的例子,這段話陳珮琪全程用台語說

陳珮琪說:「有天柯文哲回家問我,今天有的高血壓的病人,問我高血壓的藥物要持續吃到什麼時候? 我就說要吃到死。病人很生氣,是怎麼了?」陳珮琪說:「於是我教他以後遇到這類的問題要說吃百二(吃到一百二十歲)」後來柯先生了解,就改進了。

亞斯伯格不像癌症, 可以用科學儀器,明顯看出有沒有異樣。但是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中,明白定義自閉症光譜是。有「社交溝通能力缺失」跟「侷限單一以及固執的行為」兩大診斷標準。亞斯伯格「 症」被列為輕度自閉症的診斷之中。

( 兒童及成人自閉亞斯過動感統焦慮憂鬱等,線上評估檢核量表及求助方式 )


網路上有亞斯伯格成人量表,可以讓大家做檢測。 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分數,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都有,若干的亞斯伯格特質, 但是只有少部分的人 比較難以溝通,比較固執,而形成個人成長或成熟或學習的障礙, 而達到被稱為亞斯伯格症的狀態。

 如果有去精神科門診,經過一些時間跟檢測判斷,可能可以取得ICF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第一類自閉症的身心障礙證明或診斷書。

但是比較特別的是,在台灣身心障礙證明的發放標準,除了ICF診斷標準之外,還有另一套ICD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國際疾病分類系統 診斷, 這個診斷裡面確實是有亞斯伯格的名稱, 所以我們很難說亞斯伯格症取消了沒有了, 而是亞斯伯格症,目前有部分被列入為自閉症光譜輕度診斷。

輕度自閉症會不會變好?會不會痊癒? 有很多實際的例子,被證明有些有獨立工作能力的人,從領有亞斯伯格症的證明,變成取消證明。

花媽成立多年的亞斯青年社團 有340多名成員,平均年齡34歲,九成多的人都有大學畢業,甚至有相當比例是研究所畢業的成員當中,有一些人,本來在求學時期領有身心障礙證明, 可是到了學成畢業後,成為治療師老師等專業人員,被視為成功的能力者,而被取消身心障礙證明者,所在多有。

這些人被取消身障證明之後,亞斯伯格的特質,幾乎還是高於一般人,所以他們之中有些人,還是需要在大亞斯青年社團中,取得同溫層的慰藉或習得解套的方法,因為他們在職場上,仍然有溝通上的困難,跟侷限單一固執的行為,而產生的困難,需要群體的意見或慰藉。

那麼除了狀況變好,無法在延續發放身障證明者之外,有沒有變嚴重的呢?
有,當然有。
有些輕度自閉的青年,在成長之後因為優勢無法發揮,卻造成情緒越來越不穩定,而產生了思覺失調、 強迫症、躁鬱、憂鬱、焦慮、恐慌等等的現象, 造成優勢功能無法施展出來, 合併多種精神疾病,而導致難以進入職場工作。有幾個已經造成能力退化。

我寫這篇文章的重點,是很多人都在討論,認為亞斯伯格是一種人格特質,認為亞斯伯格不是病。可是我個人覺得,即便只是有亞斯伯格特質的人,若是在溝通上有相當大的困難,又固執侷限的時候,這樣的特質仍然可能會形成障礙,會再重複進入輕度自閉症,需要持有身心障礙證明的範疇。這個現象不可輕忽。

因為我不是醫療人員,我深知自己沒有資格談論任何診斷, 但是因為我認識並且實際接觸,眾多有亞斯伯格症診斷的成員,所以我想讓現有的狀態讓大家知道, 不管是有亞斯伯格症,或者是有亞斯伯格特質,每個人其實都需要被合理的對待。

人人都有特質,如果能夠預設每個人都有特質,每個人有會有困難需要被友善的對待,那麼就會避免很多誤解和紛擾發生。


延伸閱讀

來源:https://helpasperger.blogspot.com/2021/10/blog-post_5.html

線上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