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輕度自閉孩子寫作文, 題目:「我的人生典範」。 孩子寫沒有人生典範時, 可以怎麼教?

ASD社團夥伴提到亞斯孩子的作文題目是我的人生典範。孩子寫沒有人生典範。孩子很誠實值得稱許。但寫出這樣的內容,我個人覺的家長還有可以陪伴孩子思考的空間。


首先,我的孩子有輕度自閉證明手冊,代表影響自己成熟成長或影響他人成熟成長的,社交溝通障礙和的固執。能力差太多的不強迫學習,但寫作文我覺得對孩子長大求職算重要,所以希望他寫自傳,寫一些基本的論說文,來表達自己的立場。也同時學習溝通的能力。

我把作文列為生命中重要的一輩子要學習的事情。是因為我要他學習的不是寫作文,而是"溝通"。

寫作文是練習寫自我介紹.和難以用言語溝通,卻能用文字溝通者的好方法之一。我的孩子適用這個方法。

對於有書寫困難的孩子,現在更方便了,手機有語音輸入。對於口齒不清的孩子會寫錯字的孩子,可以用手寫輸入。 哪天用腦波思考輸入出現的日期也是指日可待的。衷心希望不要輕易放棄學習溝通的機會。 

但以這個作文題目來說,我會把寫作文和人生典範分開兩件事情處理。我個人覺得這都是人生要思考的大事。

先講寫作文。因為輕度自閉的孩子有溝通障礙。所以我只簡單給八字訣
開始。正方。反方。結束。代替起承轉合。起承轉合聽起來太難,所以雖然意思都一樣,所以我改用四個他們聽的懂的說法。我沒有教辯論,我給出的是"說服"。 你要別人把你的話聽進去,並且同意你,也是這四個步驟。寫作文這四點,對我來說是個跟他人溝通的相當簡單的依據。而且有邏輯。

應用在寫作文時:
1.開始。我沒有人生典範。
2.正方。因為....(某種原因我沒有人生典範)..。
3.反方。因為....(有人生典範有什麼缺點,或侷限)
泛自閉的孩子最缺的就是這個部分。所以他要聽夠多的故事讀更多的書或看夠多的電視媒體資訊...
4.結束。呼應第一段。 所以我不需要人生典範。
(附帶一提,有研究證明用心製圖教輕度自閉的孩子寫作文溝通講道理,會讓他們更有想法,對邏輯和整理思緒都有幫助)

應用在溝通,社交上:

1.開始。在口語裡其實是確認對方的意思。然後表示贊成或不認同。
  ex: 你剛剛表達的意思是這樣嗎? 我也這樣想ㄟ。(或我跟你想的不一樣ㄟ)
2.正方。你說的...(理由) ..我認同。(你說的很好)
3.反方。可是,...(理由)...(我不認同的部分,執行困難的部分,最好可以提出做法。若沒有做法可提出質疑)
4.結束。所以.......(回到1, 贊同或反對對方的意思。)

另外再談要不要有人生典範這件事。因為我自己有人生典範,我覺得有個典範可以依循還不錯,所以我會分享自己偶像很多,我平常就會講我追逐偶像的事件。龍應台。鳳飛飛。翟本喬。孫運璿。陳樹菊.杜甫.孔劉.村上春樹.等等。他們可聽可不聽,聽了還可認同也可不認同。但聽多了,多少有感覺。有想法就有文章。就會有話題。

但就這篇作文我要說,一直到鳳飛飛女士過世我才知道我的人生典範是她。一個人可以活的如此精彩,死的如此瀟灑又為他人著想。我這才想的通透。而我理解的時候已經50歲。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要他寫出深沉的人生典範內容,有點困難。不用強求,但要漸進式的醞釀。

所以這我會分開兩件事討論。 至於人生典範我覺得很需要討論。因為有典範會比較具體的知道,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想做怎樣的事。甚至學習也會產生動機。

我兒子和女兒目前都有好幾位覺得厲害的人。雖然稱不上人生典範,但他們會看到優點,也會告訴我誰誰誰很厲害分享給我。然後我就會上網google,查詢他們欣賞的人,然後一起討論他們之所以會有成就的原因。

兒子上一個分享的是他的高中同學,世界電競選手冠軍。女兒說的是蔡依林。我聽完都馬上去google,陳威霖27歲世界電競冠軍: 「懦弱的選擇,比輸還可怕!」 。蔡依林:我不能忍受還沒學好就放棄。現在換他們給我新資訊了。

我們對於輕度自閉孩子寫作文的困難很擔心很害怕,我們的擔心害怕很容易感染給別人,我們一旦害怕就說不要緊沒關係可以放棄。但放棄或放手的理由,我覺得我們需要多思考一下。

寫作文,是難在哪裡? 要不要解決? 可能我自己是個中文系的老古板也可能是我自己是個很愛亂寫把寫想法當有趣的人。所以我面對不愛寫作文的孩子,繼續處理他"希望他有天,覺得寫作不難"可以亂寫。

我在"當H花媽遇到AS孩子"書裡有提到孩子到國中會嫌棄題目爛,撕考卷,考高中作文空白嫌棄題目爛,但終於不撕考卷了,而且忍耐到可以出考場的時間,才出考場大叫"(題目)虛偽",作文零分。

到高中才開始接受可以簡潔扼要的寫,到考大學接受"可以多廢言"。雖然花了很多年,但我真的覺得很值得。這不光是寫不寫作文的問題,而是從不願意溝通到可以溝通的改變哦!!

(本文所使用圖檔皆取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謝謝!!)

延伸閱讀

來源:https://helpasperger.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16.html

線上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