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學校任教學到的事/原來學習玩耍是教育教養的重要能力!!

兒子6歲之前在韓國幼稚園就讀。6歲之前他數學優異的部分非常明顯, 他告訴我:二樓減三樓等於地下一樓,就是負數。認知方面他是資賦優異的中英韓文的認知,都是教一次就會, 不需要再教第二次。

幼稚園小班中班大班之間 說來3年的課程他上不到1點半因為體弱多病, 聖誕節、中秋節  農曆過年幾乎都是在醫院渡過。常常在醫院的原因跟過敏有關,但是查不出過敏原。

孩子反覆住院甚至生命交關時,我就想著孩子健康就好了 。可是孩子健康,我就又很貪心的想,如果課業可以好一點就好了,功課好了我又想如果他能夠有朋友就好了。我永遠有貪念!!

兒子三歲半就去唸小班,當時去幼兒園的主因是要幫他找朋友。因為孩子在家裡就愛翻書,堆積木就只會堆一直線。

說是要他去交朋友,但是其實大部分是我在交朋友, 我跟很多韓國媽媽帶著孩子到各家串門子,可是我都沒想過要教孩子怎麼玩,也壓根兒不知道玩是要教的

孩子不會玩不會與人互動,很多人幫他解釋,韓國人說他台灣來的所以溝通不良沒有辦法玩, 回台灣台灣的家長說,他在韓國待太久,所以不知道怎麼跟台灣小朋友玩。

要命的是我沒意會到, 不管是任何原因造成。 不跟人玩的行為,都是要處置給與方法的。

孩子確診前幾年,我常常回朔他因為輕度自閉症所以不善人際溝通,所以 當然不知道怎麼玩, 可是在小學教了幾年書以後,我清楚的看見還是不會玩,是人際互動的核心問題。 可能是人人都要學習的重要課程。

在當老師任教的時候,不管是很容易看到孩子們的天生氣質,有不同的習性。有的孩子下課時間都待在位子上,安靜乖巧,但有的孩子還沒等到下課時間就蠢蠢欲動。

會玩的孩子, 人際互動也相對的多, 不會玩的孩子刺激很少,相對的日常生活上的應對, 就比較不夠靈活。

我簡單的說我在觀察孩子,下課時間 玩躲避球的時候, 他們會在下課時間鐘響前頻頻看手錶,做好準備,等下課鐘響了,他們會馬上從教室衝出去操場,搶到最好的玩樂位置,讓夥伴們可以站到好位子可以打球。

然後再等上課鐘鈴響了,才願意慢慢的延遲回到教室的時間,而且他們還會觀察老師進教室的時間,判斷老師的性格可以讓他們延宕多久不讓自己被處罰。

粥少僧多,孩子就在日常情境中學會了, 他們知道怎麼運用時間,知道怎麼拉攏隊友,還知道怎麼樣讓自己在躲避球賽中贏得勝利。

待在教室裡的孩子呢, 平常沒有足夠的練習, 分組馬上變成弱勢。

會玩遊戲的孩子當領頭羊他們選擇了更多贏家要贏得比賽, 不會玩的孩子 大部分都是被選擇,甚至是被排除的對象。

在選擇隊友的時候,已經清楚的展示了,領導力強大社交程度靈活的孩子,是比較能自我掌控的一群,也比較有可能獲勝的一方。

如果我現在的敘述,讓你以為一切都是從小學生會不會玩開始的, 只要告訴孩子說:「你要去學跟別人一起玩」孩子就會了,那麼我要說這個想法也太天真。

遇到孩子表現不如預期,就會責備主要照顧者沒有教,或者指責老師沒有教,這個都是很片面的說法。 請務必了解 教認知很容易,教日常生活難度高很多!!

在學校不只是課業,更要學習在小型社會中的生存模式。這是我在學校教任教所學到的重要課程。

 好動的孩子有好動的生存模式,安靜的孩子有安靜的生活法則。 到了國高中以升學為導向,又會有另一套安身立命的生存模式,大半都是來自生活經驗的累積,然後在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再選擇要不要繼續?不是嗎?

從小到大有人教你怎麼學逃避寫功課嗎? 那你是怎麼學會的? 從小到大有老師在課堂上教作弊嗎? 那麼你是怎麼學會的?學會之後又是怎麼去判斷要不要隨波逐流的?

「教師」不是教書,更重要的是看到學生的生活日常。

最後我整理可教導孩子學會玩耍的優點和方向給大家參考:

1.可放鬆壓力:學生通常面臨學業壓力和課業負擔,適度的玩耍可以放鬆身心,減輕壓力,有助於保持情緒健康。

2.促進創造力:玩耍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透過角色扮演、藝術和手工藝等遊戲,可以培養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3.增進社交互動:玩耍是一個良好的社交互動機會,學生可以與同學或朋友一起參與遊戲,建立友誼,學習團隊合作和溝通技巧

4.身體健康鍛煉:許多玩耍活動需要身體運動,這對於學生的感統協調有益。它有助於促進體能和協調性,同時有助於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學習價值觀:透過玩耍,學生可以學習重要的價值觀,如公平競爭、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等,這些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至關重要。

總之,學生學會玩耍不僅有助於身心健康,還能培養各種重要的技能和價值觀,這些都有助於他們的全面發展和成功。因此,玩耍應該被視為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哦!!


之後我們再來談談遊戲可以怎麼設計!!

來源:https://helpasperger.blogspot.com/2023/10/blog-post_10.html
線上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