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檢傷分類(Triage)看特教鑑定工作-曲俊芳老師
從檢傷分類(Triage)看特教鑑定工作 2011/8/23
2000年初踏入特教行政工作,一位資深的特教前輩提出急診醫學「檢傷分類」的概念,覺得非常新奇,也非常有意思。然而,十年之後重新檢視教育行政現場對於這個概念的實踐,仍覺得值得再次提出。
檢傷分類(Triage)一詞源自
法文,意指挑選、選擇、分類。十七世紀初首用於羊毛品種與等級的分類,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至1950年代期間用於戰場上處理大量傷兵,其後在大型災難的現場或醫院急診病患的分類。
長期以來,特殊鑑定工作對於各級學校、行政主管單位(教育局或鑑輔會),甚或醫療院所、心評人員(或稱鑑定老師)、家長和學生,猶如逐年按季上演的一場大災難。學校端趕忙著提報、彙整蒐集個案資料,醫療院所被排隊等著提出醫療診斷、衡鑑或療育報告書的家屬包圍,心評人員趕著在課務與接案(訪談、作測驗、寫報告)之間膠著,行政機關則不斷在安排會議工作、敲定會議委員等工作中慌亂,而家長則在漫長、無助又無奈的狀態下等待結果......
一定必須如此嗎?
Comment c'est difficile ?(法文,意「何以『這』如此困難」)
從病患的權益來看,檢傷分類因提供就診病患立即而簡要的評估,並針對其問題安排即時且適當之醫療活動,對保障患者生命存亡具決定性效果。但相對而言,檢傷分類同時也對醫療資源做了有效的運用,更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回頭看看教育現場:
1.每個案件的急迫性都相同嗎?我們當然心知肚明,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這時你會看到如股市名師葉教授連續投擲手上的筆的動作)。
當一個家長發現,孩子即將要入學了,但不知道他/她要進特教班、還是普通班好?無論是在五月、六月、七月或者八月,完蛋了,如果一定要等到十月份才能定案開會,哇~這漫長等待的滋味和煎熬,確如某位家長在會後說的「你們能懂得這種等待宣判的心情嗎?」
不能,我認為我們真的不能。有能力的家長也許尋找其他資源;但沒有能力的家長又當如何?如果醫療體系都能在正常門診系統之外,另開緊急醫療照護的方便大門,那號稱「省不能省教育、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系統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和家長受苦?
2.需要RUN這麼多test嗎?
姑且不論所謂測驗編製的種種專業問題,也不談做這些測驗能否回答我們預期的效果和目的。有些測驗確實幫助我們有一些判斷的準則,但應該回頭思考的是這些測驗到底要幫助我們達成什麼目標。
今天一個障礙情形和特教資格非常明確的孩子(如已在早療系統完整評估或服務過、或者已經經過多年特殊教育服務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重複做一些耗時且無用的測驗,才能得到需要的資源呢(這在學前進入國小的幼小轉銜過程最為常見)?更不用說經常可以在評量報告上密密麻麻記載了許多測驗分數或結果,卻說不出孩子的所以然。
我個人見過最極端的例子,大概是一個經過特殊教育服務超過四、五年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們不斷地努力卻怎麼也補不起孩子的破洞(不僅在學業方面,動作、語言方面也持續發生困難),最後在會場上被否決的原因是:嗯~智力測驗得分未達70以下,所以判定非特殊教育學生。
3.會議該多久辦一次?用何種規格或型式?這問題聽來好像:每天或每餐都要吃飯嗎?每天都該大魚大肉嗎?一定要去餐廳?還是可以在家料理?說實話,肚子餓了吃飯就該吃了,我們常常餓太久(不管每年四次五次或一年一次)、吃太撐(硬要每每都是大堆頭的人海戰術),卻忘記了滿足基本需求才是原始的目的,餐廳大小、地點位置、料理豐簡,都是其次。
而會議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家長和小孩,但在會議中他們往往淪為配角,常常看他們在旁聽著其他人談論半天攸關他們的事情(到底符不符合資格、到底要安置到哪裡...),卻沒有人開口問問他們的感受、他們的需求,這無異於大喇喇地在患者面前談論他們的病情,卻無視他們的存在一般,更像是在餐廳裡用餐的客人變成了配角,而餐館的經理、侍者、廚師或者清潔人員卻變成了主體般荒謬可笑!
要改變,難嗎?其實不難。特教醫療化,或者其他專業領域的醫療化(medicalization)一直都是被持續討論的議題。然而,從檢傷分類到醫務管理的許多概念,如果可以在特教行政工作中被實踐,那對孩子對家庭都無異是個福音。如果我們願意更謙卑一點、更有感一點,去體貼感受家庭的需要,或者俯首傾聽現場的聲音,那麼答案不言而喻、不現自明。
林文燦、陳威宇、鄭建鑫、陳慧敏
(民?):以本體論為基之檢傷分類支援機制--以台灣某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 43 屆年會暨第 13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論文。
下載:http://bm.nsysu.edu.tw/tutorial/iylu/43/D2-3_042.pdf
本文轉自曲俊芳老師
臉書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42383922466986
2000年初踏入特教行政工作,一位資深的特教前輩提出急診醫學「檢傷分類」的概念,覺得非常新奇,也非常有意思。然而,十年之後重新檢視教育行政現場對於這個概念的實踐,仍覺得值得再次提出。
檢傷分類(Triage)一詞源自
法文,意指挑選、選擇、分類。十七世紀初首用於羊毛品種與等級的分類,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至1950年代期間用於戰場上處理大量傷兵,其後在大型災難的現場或醫院急診病患的分類。
長期以來,特殊鑑定工作對於各級學校、行政主管單位(教育局或鑑輔會),甚或醫療院所、心評人員(或稱鑑定老師)、家長和學生,猶如逐年按季上演的一場大災難。學校端趕忙著提報、彙整蒐集個案資料,醫療院所被排隊等著提出醫療診斷、衡鑑或療育報告書的家屬包圍,心評人員趕著在課務與接案(訪談、作測驗、寫報告)之間膠著,行政機關則不斷在安排會議工作、敲定會議委員等工作中慌亂,而家長則在漫長、無助又無奈的狀態下等待結果......
一定必須如此嗎?
Comment c'est difficile ?(法文,意「何以『這』如此困難」)
從病患的權益來看,檢傷分類因提供就診病患立即而簡要的評估,並針對其問題安排即時且適當之醫療活動,對保障患者生命存亡具決定性效果。但相對而言,檢傷分類同時也對醫療資源做了有效的運用,更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回頭看看教育現場:
1.每個案件的急迫性都相同嗎?我們當然心知肚明,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這時你會看到如股市名師葉教授連續投擲手上的筆的動作)。
當一個家長發現,孩子即將要入學了,但不知道他/她要進特教班、還是普通班好?無論是在五月、六月、七月或者八月,完蛋了,如果一定要等到十月份才能定案開會,哇~這漫長等待的滋味和煎熬,確如某位家長在會後說的「你們能懂得這種等待宣判的心情嗎?」
不能,我認為我們真的不能。有能力的家長也許尋找其他資源;但沒有能力的家長又當如何?如果醫療體系都能在正常門診系統之外,另開緊急醫療照護的方便大門,那號稱「省不能省教育、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系統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和家長受苦?
2.需要RUN這麼多test嗎?
姑且不論所謂測驗編製的種種專業問題,也不談做這些測驗能否回答我們預期的效果和目的。有些測驗確實幫助我們有一些判斷的準則,但應該回頭思考的是這些測驗到底要幫助我們達成什麼目標。
今天一個障礙情形和特教資格非常明確的孩子(如已在早療系統完整評估或服務過、或者已經經過多年特殊教育服務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重複做一些耗時且無用的測驗,才能得到需要的資源呢(這在學前進入國小的幼小轉銜過程最為常見)?更不用說經常可以在評量報告上密密麻麻記載了許多測驗分數或結果,卻說不出孩子的所以然。
我個人見過最極端的例子,大概是一個經過特殊教育服務超過四、五年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們不斷地努力卻怎麼也補不起孩子的破洞(不僅在學業方面,動作、語言方面也持續發生困難),最後在會場上被否決的原因是:嗯~智力測驗得分未達70以下,所以判定非特殊教育學生。
3.會議該多久辦一次?用何種規格或型式?這問題聽來好像:每天或每餐都要吃飯嗎?每天都該大魚大肉嗎?一定要去餐廳?還是可以在家料理?說實話,肚子餓了吃飯就該吃了,我們常常餓太久(不管每年四次五次或一年一次)、吃太撐(硬要每每都是大堆頭的人海戰術),卻忘記了滿足基本需求才是原始的目的,餐廳大小、地點位置、料理豐簡,都是其次。
而會議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家長和小孩,但在會議中他們往往淪為配角,常常看他們在旁聽著其他人談論半天攸關他們的事情(到底符不符合資格、到底要安置到哪裡...),卻沒有人開口問問他們的感受、他們的需求,這無異於大喇喇地在患者面前談論他們的病情,卻無視他們的存在一般,更像是在餐廳裡用餐的客人變成了配角,而餐館的經理、侍者、廚師或者清潔人員卻變成了主體般荒謬可笑!
要改變,難嗎?其實不難。特教醫療化,或者其他專業領域的醫療化(medicalization)一直都是被持續討論的議題。然而,從檢傷分類到醫務管理的許多概念,如果可以在特教行政工作中被實踐,那對孩子對家庭都無異是個福音。如果我們願意更謙卑一點、更有感一點,去體貼感受家庭的需要,或者俯首傾聽現場的聲音,那麼答案不言而喻、不現自明。
林文燦、陳威宇、鄭建鑫、陳慧敏
(民?):以本體論為基之檢傷分類支援機制--以台灣某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 43 屆年會暨第 13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論文。
下載:http://bm.nsysu.edu.tw/tutorial/iylu/43/D2-3_042.pdf
本文轉自曲俊芳老師
臉書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42383922466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