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行為」VS「行為問題」:破解教養迷思,從心智圖找答案
「問題行爲」和「行爲問題」有什麼不同?前者一開頭就被判刑,而後者,行爲是中立的。16日上午9:00-12:00在希隱力,喵老師給我們上心智圖進階課程。今天要讓同學畫出心智圖。
「行爲目錄」是指當情境發生時,我們可以做的有幾把刷子(因應方式),目錄要盡量擴充,不要讓孩子卡死在一個方法。
孩子吵著買玩具,不買就放聲大哭,媽媽不理他就打滾亂踢,最後媽媽受不了就買給他。這是個錯誤的增強行爲問題。下次他就知道這樣做可以達到目的。
「弱化」,是一個方法,刻意不理他。但這有風險,他會加強行爲的強度,比如他就直接去跳捷運月台,你受得了嗎?頂不住投降他就知道下次他要升高到那個強度。
比較好的方法是一開始就「同理」他,同理,但是不同意。跟他說我知道你真的很喜歡那個玩具,但是太貴了媽媽沒有帶那麼多錢⋯^_^
有時候對方想的跟你不一樣,這件事是他要的還是不要的,你以為的懲罰他反而可能愉悅他。